
繼前兩年聾影社的台北攝影之旅,今年延續這個傳統,和社員們去了清遠。
清遠是一個相對其他省份來說是較窮困的地區,在七小時進入山區的車程裡,真的沒有一刻屁股是不離座的。感謝上帝的保守,因著司機高超的技術,捱過顛簸的山路,才能溜覽拍攝一程又一程的壯麗山林,一段又一段的瑤寨。英西峰林的萬山朝王,山岩內的碧綠翠湖,氣勢真的不同凡響;古老的瑤寨,雖然其文化在衰退中,但也掩不住那一份文化的古拙樸實之氣。
初冬的山林瑤寨,殘磚敗瓦中透出一份蒼桑,山岩洞湖內卻綠意依然盎然,遊畢岩洞小湖,乍見滿山冬意,卻是有趣的對比。
瑤寨裡,社員們有幸得見瑤族奔喪的場面,這場面卻像在辦喜事似的,現場燒爆竹,死者全身連頭披銀掛白,坐在為死者預備上有黑傘的竹椅上,全瑤族的親朋戚友都會來辭行,但是……只有男人才能有機會接受這一殊榮,死者若是女人,場面就變得很冷清。
山區裡的野菜、風味臘腸、走地雞、山水豆腐,都是不會少的菜色。真的是久在城市叢林的油煙裡,復得返自然。
日落時分,車子遇上塞車,大排長龍,大家匆忙的下車,爭取機會搶拍日落時分,當地的日落異常漂亮,不是很火紅的大紅日,相反,太陽是柔和的,天空是淡紅,剛好配合了溫柔的落日。
清遠山區雖然顛簸,但是,藉著這個顛簸,給鬚哥感受到這地區生活的不易,瑤族的文化久遠,流傳下來的也沒有多少,雖然貧窮,但當地人的純真,樂天知命不與自然鬥、不與天爭,從大伙兒的攝影中流露了出來。
盼望社員們在這次顛簸的攝影之旅中,除了技術上的發揮外,並能在其中學會尊重及接受不同的文化,透過拍攝這些文化事物,間接思考攝影對生命的意義與啟發,從而認識自己,在生命中繼續成長,在成長中認識惟有創造天地萬物的才是惟一的真神。
願神祝福聾影社的社員們。
峰林勝景
清遠有著名的英西峰林,其中一峰林更有萬山朝王的氣魄,群山宛如叩拜其中一較大的山,惜時值初冬天氣多煙霞,群峰氣勢稍遜。
岩洞翠湖天一色
清遠遍佈不同的峰林,峰內更有不同的岩洞,岩洞內的湖水,翠綠共天一色。岩壁更有奇形怪狀、下垂的岩峰,有些像龍爪,有些像青蛙,鬼斧神工,上帝的創造真的奇妙。
初冬寂寥古寨情
分別參觀了兩個古寨,一是人喻為小布達拉宮的彭家祠,從外觀之,倒有點像。另一是千年古瑤寨,是較多瑤族人所居之地。這時節正進入初冬,草木皆呈褐黃色,有點特別的味道,周遭的景色令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、生命的孤寂。古寨雖已衰落,已沒有甚麼人居住,但一些禮節仍在這處地方進行,例如喪禮等,族人皆蜂擁而登,上至寨頂參與送喪儀式,死者披白掛銀,更燒爆竹以送其往生,甚為隆重。
漢瑤農家
在不同的地區,分別有漢瑤不同的農家,從事不同的營生,或農耕或觀光事業,皆有其獨特之處。瑤族的喪禮,男女均在腰間繫一白布,火紅鮮豔的衣服依舊,和漢人素服奔喪有所不同,鬚哥在此情景中,突然覺得基督徒奔喪,原是喜事,因為死後我們都能在天堂相會,脫下這舊衣服(肉體),不是一椿大喜之事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