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5月 27, 2006

被抬上神檯的達‧文西


看畢《達文西密碼》,故事的舖排及氣氛都不錯,可惜的是湯漢斯及柯德莉塔圖在全片中根本無從發揮演技。
其實如以平常心去看這齣電影,娛樂性高、推理懸疑的說故事技巧很好,也是值得一看的。
這部影片因著原來的小說而燃起全球熱潮,一如“哈利波特”和“魔戒”,是一套成功電影的方程式:小說熱賣﹣﹣神秘組織/符號學+宗教/藝術揭秘+懸疑推理,就是這麼的一回事。《達文西密碼》更以真假混合、似是而非的宗教歷史作故事的背景,模塑了故事的立體感。
這是很簡單的道理,可是,據報導調查,英國雖是以基督教為國教,竟然有六成人相信此影片的內容,且不管宗教立場,片中所述及的歷史與藝術都非正確的敘述。稍有宗教與歷史史料有認識的讀者都可看出其中的錯謬,但是,世人具興趣的,卻是“八卦”式的揭秘或期待與事實相反的結論。

這種現象,鬚哥想起一句英文:Philistine — 庸人;欠缺文化修養的人。
這是一本書《Where have all the intellectualls gone 》(中譯:知識分子都到哪裡去了)的開首,作者是Frank Furedi,在達文西的狂潮中,頗能引起我們的反思。
這書作者痛砭現世代的現象—知識淪為工具及產品化,在強大市場力量的推動下,知識和文化變成為了實現更高更大的目標的手段,從而形成弱智的文化社會。作者提醒我們:「……不幸的是,當代文化認為真理只配在小說中出現,而不是智力追求的對象。它不斷聲稱,並沒有真理這類東西。代替真理的,是人們被敦促去接受不同的觀點,認為他們代表了不同的真理。」

有一位小弟兄很認真的問我:「鬚哥,我們作為基督徒,是否可以去看這類影片?」我想,不是可以與否的問題,是我們對上帝的信心有多強,答案也不能一概而論,否則,我們會絆跌信心軟弱的弟兄姊妹。
如果這齣電影可以給我們的信仰做成衝擊而加以抗議抵制的話,那麼,我們和那些回教徒抗議任何對宗教的談論或笑話,就是醜化他們的宗教領袖的狂熱心態沒有分別。
如果我們的信仰是建基在考古學或任何文物古蹟上,沒有了釘十字架與復活,這就是世界最大的謊言,也不值一哂。
當一批又一批的學者、教會及神職人員或口硃筆伐或解密之際,《達文西密碼》早已盤滿砵滿了。

天下本無事,“庸人”自擾之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