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捷克特別的城牆及橋樑觀察完後,就搭旅遊車前往德國,首先到德累斯頓,下午去柏林。在德累斯頓看到特別的教堂,就是聖母教堂,教堂外有馬丁路德銅像。馬丁路德是一位宗教人士,他對農民起義的看法與眾不同。這教堂主要是馬丁路德發展宗教改革,我們在香港所有的教堂都會記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五百周年,我們作為基督徒,在基督信仰內,都要不斷的以恩典,在上帝的恩典讓我們不斷靈性操練,保守自己的心,與神同在,努力為主而活。因為當時的羅馬教皇發售贖罪劵,這是不合適讓信徒犯罪時用金錢來交易,最重要向基督耶穌贖罪,使良心獲救贖。
馬丁路德醒悟到義人必因信得生的真理,最重要是基督信仰的恩典,得救及成聖也是恩典。所以,在1517年10月時,馬丁路德把上帝的心意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門釘上寫成《九十五條信綱》,就公開質疑羅馬教皇發售贖罪券,表示抗議的原因,此舉為一場波瀾壯闊的宗教改革運動拉開序幕,於是以「唯獨恩典」改革教會。以前的聖母教堂在二戰末期遭到英美盟軍轟炸,下化為廢墟,僅剩兩截殘壁,這是戰爭給德累斯頓留下永遠的傷口。幸好後來重建聖母大教堂得到世界各地的支持,終於在2005年從廢墟中重生,再次向世界打開了大門,我們去到德累斯頓參觀時,就看到真正美麗的聖母教堂。關於馬丁路德改革教會,以「唯獨恩典」發展的意思,就是:
「恩典」是心,唯獨本乎恩!也因著信,唯獨憑「信心」雙手緊握上帝的恩典。唯獨「聖經」叫信徒以聖經為自己的立場和依歸,又要唯獨以「基督」為首,一生「榮耀」上帝。
參觀教堂後,就去君王出巡圖、易北河及布呂爾平台,布呂爾平台有弗里德里希·奧古斯特二世的薩克森國王。平台外有德勒斯登弗里德里希·奧古斯特二世的塑像,弗里德里希·奧古斯特二世以軍官的身份參加了反法戰爭,可他對戰爭幾乎沒有一點興趣。出於君主的義務,他更有興趣解決政治問題。參觀完成後就去柏林。在柏林去參觀畫廊及博物館,可惜的是博物館有大部份都要修正,因此沒有何種欣賞。以前鬚哥和太后在外國的瑞典結婚,婚後就往中、東南歐,其中在德國的柏林已參觀了所有的博物館,內在的佩加蒙博物館以前曾收藏特別的古物。在1878年,土耳其政府正式同意德國將挖掘的古物運回柏林,於是從1879年,考古隊一方面開始運走古物,並花了足足5年的時間進行分析和重建該城的藍圖。當時的土耳其地區以前就是巴比倫。巴比倫整個生活表現並不比以色列人好,而且他們根本不認識真神,他們是拜偶像的人。聖經的舊約耶利米書五十一章,從第四十六章開始,直到論述巴比倫帝國被消滅的第五十一章止。
參觀佩加蒙博物館完結後,就往巴黎廣場,首先在施普雷河,參觀東邊畫廊,是德國的柏林磨坊街,柏林圍牆上的藝術作品展示區,該段柏林圍牆位於柏林的腓特烈斯海因--十字山,沿施普雷河一側修築(邊界為施普雷河中心),該地成為了流行的自由象徵和紀念地。然後進入巴黎廣場,是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的一個廣場,位於布蘭登堡門內,菩提樹下大街的西端,西面布蘭登堡門外是大蒂爾加滕公園。以前1991年鬚哥和太后結婚後,曾去德國的柏林,以前的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,曾被分割為東柏林及西柏林,以柏林圍牆作分裂。因為德國也分為東德及西德,當時東德政府阻礙公民逃往西柏林的舉措,有柏林圍牆是分裂期間,東德政府環繞西柏林邊境修築的全封閉的邊防系統。1989年東歐國家發生了一系列政治變革,在數周的抗議話動後,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及西柏林,當晚柏林圍牆因故在東德居民的壓力下被迫開放。最後在1990年6月東德政府正式拆除柏林圍牆,10月3日就統一成德國。當時在柏林,鬚哥和太后就欣喜看那些柏林圍牆作為紀念品,所以今日去柏林的巴黎廣場時,就以沒有柏林圍牆的紀念。
巴黎廣場附近有國會大廈及查理檢查站,又有音樂廳及展覧廳,這展覧廳是救堂轉移的,參觀後就去波蘭入酒店,在波蘭的華路洛途中,在公路上有交通意外,塞了三小時才能回到酒店,真可惜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